今天有一個以前的同事來發喜帖,不同於以往,喜帖上附有一雙筷子,讓人覺得很溫馨,更有趣的是
,他們喜帖封面上的一段文案.....

我們決定以後都在一塊了
有他在,電腦壞了24小時有人維修(她老公應該是電腦工程師)

iamferr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媳婦說:「煮淡一點妳就嫌沒有味道,現在煮鹹一點妳卻說咽不下,妳究竟怎麼樣?」
母親一見兒子回來,二話不說便把飯菜往咀裡送。她怒瞪他一眼。他試了一口,馬上吐出來,
兒子說:「我不是說過了嗎,媽有病不能吃太鹹!」
「那好!媽是你的,以後由你來煮!」媳婦怒氣沖沖地回房。
兒子無奈地輕嘆一聲,然後對母親說:「媽,別吃了,我去煮個麵給妳。」

iamferr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些愛不能兒戲

當那個人喜歡你的時候,你不覺得自己喜歡他。

當他放棄的時候,你卻發現自己已經喜歡了他。這種遺憾也不算不大吧?

iamferr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愛不是佔有。

儘管自己多愛一個人,

也不能阻礙他自由飛翔的權利。

iamferr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偉在「兩性關係」課程上娓娓道來他在異性交往過程中的慘痛經驗:「以前每次女友到台北來找我,打電話告訴我她人在車站,我問:「要不要去車站接你?」她說:「不用」,我又問:「真的不用?」,她繼續回答:「不用啦!」,我真的就沒去車站接她,可是,後來分手的時候,她算了所有的舊帳,其中有一項很嚴重的罪狀就是:「我千里迢迢到台北去看你,你都不來車站接我!」,大偉一臉無辜的喟嘆道:「我有問你啊!是你自已說不用的」,大偉繼續疑惑的說:「為什麼女孩子永遠都口是心非?明明要人家接送,又偏說不用!」。

不瞭解女孩子在想什麼?是男性常產生的困惑,事實上女性也常有同樣的困擾,男性的思維模式為何和女性這麼不同?就上面的例子來看,當大偉在問女友需不需要接送時,她的口語回答,字面上的意義,毫無問題的是否定的意思,但心理層面的意義呢?可能就不光只是字面意思所能解讀出來的,還必須加入情境因素以及非語言訊息的考量,當然因為上例中的溝通情境是電話對談,大偉無法直接觀察到女友的表情與肢體動作,所以,能用來輔助判斷的訊息就只有聲調的抑揚頓挫,也就是口氣如何了!也許這樣大偉比較能讀出弦外之音、言外之意,而不會囿於字面意義而在溝通過程中吃悶虧。但這也就是大偉的困惑--口是心非,為什麼有話不能直說,只要你說出來我一定赴湯蹈火,在所不辭,問題是妳不說的時候我可是一點輒都沒有。

就女性而言,為何明明很簡單的一句話:「好啊!你來接我」,可以歡喜收場,卻要弄得彆彆扭扭,不歡而散呢?這其中可能涉及幾個因素:許多女性認為愛情的美就在於它有著幾分的朦朧與模糊,如果什麼事情都要說得那麼清楚不就一點意思都沒有了嗎?或是腦海中想著,如果他愛我,他就應該知道我希望他來接我,應該要自動自發地就來啦,還需要一直問嗎?這種朦朧的期待與曖昧式的溝通,以及「如果愛我就應該…..」的非理性想法,碰上大多數男性「實事求是」的精神,其間的落差便可想而知了。

iamferr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