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沒有遇過一種很糟糕的人,
不知道怎麼關懷別人,不知道怎麼讚美別人,
不知道怎麼對人表示好感,也不知道怎麼與人道別,
和人親近到一個程度就想逃開,
想跟他手牽手地走在街上好像要他裸奔一樣,
要他說一句「我愛你」,
一個成年人了搞了半天還是支支吾吾面紅耳赤地。
你有沒有被這樣的人傷害過,
一場戀愛談下來你還會反過來懷疑有問題的是自己,
明明在情感溝通上有障礙的是他,怎麼是你失去了自信甚至是自尊?
你會想,這樣的人,是打哪兒來,
他們究竟是怎麼被養大的,
可以成為這般冷漠而無情的人種?
我一直沒能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,直到自己有了一個所謂的「高需求寶寶」。
「高需求寶寶」是「愛哭鬧寶寶」或者「難帶寶寶」去污名化後的結果,
有很多的情緒和需求,其中一個就是喜歡人抱抱,而表達的方式經常是哭泣。
關於小寶寶哭鬧時該不該抱他,
一直有各種相左但同樣振振有詞的說法。
長輩們支持的論調通常是,小寶寶是不能抱的,抱多了會寵壞了,
會黏人、會依賴而不能獨立,
所以哭鬧的時候別理他,等他自己哭累了就沒事。
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寶寶,
我很好奇那些說著應該讓小寶寶自己哭到睡著的大人們,
是不是小時候也都有相同的經歷,他們很享受這樣的感覺嗎?
不會走路、不能翻身、連脖子都撐不起來,
不會講話、聽不懂大人講話,
初來乍到在這個截然不同於子宮的世界,
哭泣是唯一的表達工具,卻還被視為無理取鬧,
只能無助地哭啞嗓子,直到疲倦地睡去。
被如此殘酷對待的小寶寶長大之後,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?
他會不會覺得不回應他人的情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,
他會不會不知道怎麼看待他人的悲傷和憂鬱,
他會不會再也沒能學會其他的情感表達方式,並且連最原始的哭泣都被迫丟棄了,
他會不會以為沒有人願意擁抱他是絕對正常的狀態,
他會不會就真的相信這個世界裡的人們從來都不彼此關心問候?
想要被擁抱的時候不能得到一個溫暖的擁抱,對一個生命的發展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?
我不敢嘗試,我也不要嘗試,
當兒子哭泣的時候,我從來都是立刻抱起他的,
他或許是餓了,或許是冷了熱了,或許是尿布濕了,
或許就是想撒嬌,無論如何,我總是立刻抱起他,
看著他的眼睛,跟他說話。
無論我能不能即刻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,
我要他知道我在這兒,
我要他知道我聽見了他的需求,
而且我會盡一切能力來滿足他。
多麼不可思議,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到可以獨立生活的成年人,
我們渴望的都是一樣的東西,我們只是想被愛,
我們想要這樣的心聲真切地傳遞到我們所愛的人心裡,
我們想要得到回應,我們想要溫暖,笑容帶來的溫暖,
美好字句帶來的溫暖,友善行動帶來的溫暖,
一個紮實的擁抱帶來的溫暖。
我們只需要擔心沒有給我們深愛的人足夠的愛,
任何關於這些愛會不會淹沒了我們深愛的人的憂慮,都是多餘的了。
- Jan 21 Sun 2007 22:15
來,我們抱抱 / 曾維瑜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